#人文游
#摄影
#目的地攻略
这次来北京前天气预报就说北京将有中到大雪,自己心中暗喜,拍故宫的雪景毕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。4点多钟起来看窗外,期待中的大雪没有如约而至,只有淅淅沥沥的小雨。7点钟从房山长阳镇出发的时候,还幻想着小雨能突然转变成大雪。倒了两次地铁,到天安门时还不到8点半,故宫还没开门。
大好时光不能浪费了,花3块钱进“中山公园”转转吧。已经入冬,公园里还有残余的秋色。
公园里人游客很少,晨练的人也不多。水榭附近有好几位掐着“长枪短炮”的摄影爱好者,估计和我一样也是冲着那场“爽约”的大雪来的。
淡季的故宫门票只有40元。我是头一天在“途牛网”订的票,用了30元无敌券,又付了10元现金。网购的门票无需换票,直接在检票处刷二代身份证即可。
北京故宫,又称“紫禁城”,是明、清两个朝代的皇城,始建于明永乐四年(1406年),到永乐十八年(1420年)基本建成,前后历时14年。这座城中之城呈长方形,南北长961米,东西宽753米,四面围有12米高的围墙,墙外有宽达52米的护城河。
故宫共有东西南北四座门,其中南门是正门。因此门居中向阳,位当子午,故称“午门”。午门在形制上为最高等级的“阙门”,即在主门楼的两翼和两翼向南的延长线上建有阙楼。
午门的主门楼是一座面阔九间的重檐庑殿顶大殿,二层檐下悬“午门”竖匾。这块匾装饰朴素,缺少帝王之气,估计是后人的将就之作。
大殿两侧各建有一座正方形重檐攒尖顶阙楼,这两座阙楼通过十三间殿屋与南端的另两座阙楼相连。午门的这种“双阙”形制是中国古代宫阙样式发展的最终形式。
午门在平面上呈倒“凹”字形,宛若三山环抱,主门楼和四座阙楼巍然耸立,又如五座山峰,故又称“五凤楼”。阙楼所在的东西两翼形似雁翅,因此俗称“雁翅楼”。午门共有五个门洞,除北面城台上所开的三个门洞外,还在东西城台的北端开有两个掖门,所以有“明三暗五”之说。正面中间的门洞只供皇上一人进出,皇后在大婚时才可以有一次从此进宫的机会,殿试高中三甲的状元、榜眼、探花则有一次从这里走出紫禁城的荣耀。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,文武大臣只能走东侧门。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殿时,两座掖门才会开启,供王公大臣通行。午门是紫禁城最后建成的主要建筑,清顺治四年(1647年)重修,嘉庆六年(1801年)再修。午门是皇帝颁布诏书、下令出征、迎接大军凯旋的地方,也是明代“庭杖”大臣的场所。
进入午门,即是“内金水桥”。内金水桥由五座汉白玉砌筑的并列单孔石桥组成,因其跨越的小河叫“内金水河”而得名。据《元史·河渠志》记载,内金水河与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河同源,均来自京西宛平县的玉泉山。因此河经西门进入京城,而按照古代五行学说,西方属金,故称该河为“金水河”。有考证说,最初的内外金水桥都只有三桥,而且都是木桥,至明景泰三年(1452年)始改建成汉白玉石桥。
过金水桥,是一个东西长、南北窄的开阔广场,内金水河在广场南部逶迤流过,将广场分成面积大致相当的两半。
广场北汉白玉台基之上是面阔七楹重檐歇山顶的“太和门”。在网上搜索有关太和门的信息,发现几乎所有资料都显示太和门是“面阔九间”。实际上,亲眼看到太和门的人仔细数一数就会知道太和门到底是面阔几间。自太和门始,即进入紫禁城的外朝部分。
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当时称“奉天门”,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称“皇极门”,清顺治二年(1645年)改今名。
清光绪十四年(1888年),“贞度门”失火殃及太和门,致其被焚毁,次年重建。太和门被烧毁后的一个多月,是已经择定的光绪帝大婚的日子,按照祖制,大婚的皇后必须由太和门进宫,而一个多月的时间根本不可能修复太和门。最后,有关部门想出了急招扎彩艺人临时搭建一座假太和门的办法。关于这座假太和门的仿真度,清代学者唐晏在其《天咫偶闻》中这样记述“高卑广狭无少差。至榱桷之花纹,鸱吻之雕镂,瓦沟之广狭,无不克肖。虽久执事内廷者,不能辨其真伪。”估计光绪帝的“新娘子”、另一位叶赫那拉氏在轿子中也没发现太和门是假的。太和门还是皇帝“御门听政”,也就是和文武百官议论朝政,就臣属的奏报、奏请做出决断、发布谕旨的地方。因此种活动都是在清晨举行,故称“早朝”。之所以选择在太和门“听政”,和明成祖朱棣入住紫禁城后不久前朝三大殿即遭火灾焚毁有关,以后的各位皇帝相沿成习。清顺治元年(1644年)九月,顺治帝即是在太和门前颁布的大赦令。清初,“御门听政”开始移至“乾清门”。“御门听政”并非每日举行,其次数的多寡与当朝皇帝是否勤奋密切相关。明、清两代,以康熙帝最为勤奋,其当政初期几乎每天都要“早朝”,而最懒政的万历帝竟然连续二十多年不理朝政!到清咸丰年间(1850年-1861年),国政混乱,“御门听政”名存实亡。
太和门两边各设一门,东为“昭德门”,西为贞度门。广场东西两侧各有26间悬山顶朝房,“协和门”和“熙和门”分别建在26间朝房的正中。东侧朝房在明代用作实录馆、玉牒馆和起居注馆,清代改作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和内诰敕房。西侧朝房在明代为编修《大明会典》的会典馆,清代改为繙书房和起居注馆。如果把上面提及的这些机构与现代的机构相对应,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文书收发、史志编纂和档案管理部门。
向东经过“协和门”,即进入“文华殿”所在的区域。
文华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在明代是皇太子的东宫,至清代则为举行“经筵”的地方。清代以大学士、尚书、左都御史、侍郎等人充当经筵讲官,专门为皇帝讲解“四书五经”,皇帝本人则撰写御论,阐发学习“四书五经”的心得。“经筵”作为古代特殊的帝王教育制度,其目的是革君心、正君心,意在不断完善对帝王的道德教育。今天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与“经筵”非常类似,只是“教育”的对象不再是一国之君,而是整个国家的最高领导集体。明代设有“文华殿大学士”,正五品,主要职责是辅导太子读书。清代文华殿大学士为正一品,职责演变为辅助皇帝管理政务,统辖百官,权力增加,地位提高。清顺治朝状元徐元文、家喻户晓的和珅、和大人,都曾任文华殿大学士。明、清两朝科举的殿试阅卷工作也在文华殿进行。
文华殿的正门称“文华门”,是一座面阔五间的歇山顶门楼。
文华门前的“昏鸦三匝迷枯树”场景,让人遐想。
文华殿主殿面阔五间,歇山顶,殿前筑有月台。文华殿与其后的“主敬殿”以封闭的穿廊相连,构成一平面为“工”字的组合殿。
文华殿匾额的油彩有点斑驳。
现在这座组合殿被辟为“陶瓷馆”,用来展出故宫收藏的历代陶瓷精品。
故宫的陶瓷藏品超过35万件,在这里展出的只有区区的400多件,是真真的九牛一毛。
展厅内并没有不准摄影的警示,游客可以尽情拍摄。
件件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品
北宋年间的瓷枕
主敬殿后,跨过一座架在方池上的小石桥,即是两层重檐歇山顶黑色琉璃瓦覆顶的“文澜阁”。
文澜阁仿建自浙江宁波“天一阁”,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建成,用于专贮第一部精抄本《四库全书》。文澜阁所藏的这部《四库全书》目前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阁东侧建有一座盔顶碑亭,内中石碑正面镌乾隆帝撰写的《文渊阁记》,背面刻有文渊阁赐宴御制诗。
“武英殿”在熙和门里,在建筑布局上与文华殿东西相对,一文一武。
内金水河在武英殿前蜿蜒流过,三座石桥让武英殿至少在门前这一块更有气魄。“武英门”与文华门相类,也是面阔五楹,歇山顶。
内金水河
不知为什么,当天武英殿闭门谢客,只好在外面转了转。现在武英殿是故宫的书画展馆,阴雨天不开放,估计是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。
武英殿在明初主要用于皇帝斋居和召见文武官员;明崇祯年间(1628年-1644年),皇后过生日、命妇朝贺仪式也在这里举行。李自成攻入北京,其举行登基加冕仪式的地方就选择了武英殿,只是在第二天,他和他的“大顺”军就撤离了北京。清康熙年间(1662年-1722年),在武英殿设立书局和修书处,负责书籍的编写和印刷工作。武英殿刊刻的书籍使用铜版雕刻活字及特制的开化纸印刷,字迹工整,绘图清晰,装帧精美,“殿本”由此成为高书品的代名词。明代在武英殿设“画待诏”,也就是以绘画特长等待朝廷调遣的人,这恐怕也是今天选择在此展示书画的重要渊源。曾国藩、洪承畴等晚清重臣都曾担任过武英殿大学士。
走过太和门,一个更大的广场呈现在眼前,巍峨的“太和殿”伫立在广场北端的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。太和殿是前朝三大殿的第一殿,面阔十一间,重檐庑殿顶,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、等级最高的建筑物。
太和殿还有个俗称叫“金銮殿”,据说是因为殿内以“金砖”铺地而得名。所谓的“金砖”并非用黄金制成,而是一种产自江苏苏州陆慕砖窑的特制砖。这种二尺见方的地砖工艺复杂,烧制周期长达720天,在当时即有“一两黄金一块砖”的说法,说它是“金”砖并不夸张。
太和殿前的丹陛石
殿内明间设有髹金漆云龙纹宝座,宝座上方悬乾隆帝御题匾额“建极绥猷”,两侧有联“帝命式于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;天心佑夫一德永保言之厥求厥宇”。这座髹金漆云龙纹宝座制作于明嘉靖年间(1522年-1566年),是故宫现存做工最讲究、装饰最华贵、等级最高、雕镂最精美的陈设。
“建极绥猷”原匾在袁世凯称帝时被撤下,后来不知所踪,现在的匾额是根据《清朝皇室写真》一书中的一幅拍摄于1900年的旧照片复制而成的。“建极绥猷”的大致意思是:天子承担上对皇天、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,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,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。
因禁止游客进入殿内,游客只能拥挤着在殿门外远远地拍摄殿内的景物,著名的太和殿天花蟠龙藻井并未得见。
殿前的月台,即丹陛上,分别放置有日晷、嘉量和铜龟、铜鹤各一对;御阶两侧及月台上分置18尊铜鼎。
铜鹤
铜龟
日晷
太和殿前的日晷和嘉量设置于清乾隆九年(1744年),其中的嘉量仿西汉末年王莽时期的嘉量制造,铜铸,外表鎏金,器身刻有乾隆帝亲撰的铭文。在太和殿前设置日晷,象征皇帝拥有向天下万民授时的最高权力;设置嘉量,表明国家度量衡定,天下一统。
太和殿的镇瓦兽多达10个,可以说是举世无双、绝无仅有。
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初称“奉天殿”,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称“皇极殿”,清顺治二年(1645年)改今名。奉天殿在建成的第二年,即遭火焚,明正统五年(1440年)重建。明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,奉天殿再次被焚毁,至明嘉靖四十年(1561年)重建完成。明万历二十五年(1597年),皇极殿再遭厄运,复建工程直至明天启七年(1627年)方才告竣。明崇祯十七年(1644年),李自成在撤出北京时将紫禁城大部分焚毁,皇极殿未能幸免。我们今天看到的太和殿重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。
仰头欣赏“太和殿”殿额,感觉少了点什么。这时候才意识到,从午门开始看到的许多殿额都只有汉文,没有满文。本应满、汉两种文字并题的殿额为什么只有汉文呢?答案其实很简单:一是原额已毁,新刻时只设计了一种文字;二是袁世凯称帝时重刻了前朝三大殿的殿额,去除了其中的满文。袁世凯这么做,自然有他的理由,但无形中也使那些珍贵的殿额面目全非。被袁世凯“改造”的殿额均由前清翰林、曾任京师大学堂(北京大学前身)监督(相当于副校长)的著名书法家袁励准书写,包括“中南海”正门的“新华门”三字。
太和殿是明、清两朝用来举行皇帝登基即位、皇帝大婚、册立皇后、命将出征等各种重大典礼的场所。每年皇帝的生日“万寿节”,再加上元旦、冬至两个节日,皇帝都要在太和殿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,并向王公大臣赐宴。清初,太和殿还曾作为科举殿试的考场。清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,科举殿试改在“保和殿”举行后,“传胪”,也就是由皇帝宣布殿试结果的典礼仍在太和殿举行。1913年10月10日,袁世凯在太和殿就任民国正式大总统。多灾多难,经历过无数历史风雨的太和殿,在1945年10月10日还曾见证了华北战区对日寇的受降仪式。
进入故宫就可以随处看到的大水缸在太和殿两侧也摆了好几个,只是这里的大缸格外大。这些大缸称“吉祥缸”,或“太平缸”,有“镀金海”铜缸、青铜缸和铁缸三种,主要功用就是蓄水防火。太和殿旁边的一定是“镀金海”铜缸,否则也不会被刮的“遍体鳞伤”。从故宫在明、清两代500多年间发生的20余次较大火灾来看,这些大水缸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。
太和殿往北,是前朝三大殿的第二殿“中和殿”。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明初称“华盖殿”,后改称“中极殿”。清顺治二年(1645年),改中极殿为中和殿。中和殿面阔五间,平面呈正方形,单檐攒尖顶,四周环廊,是前朝三大殿中面积最小的殿堂,镇瓦兽减少到七个。
中和殿在明、清两代都是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活动之前停留、休息的地方;皇帝一般还要在这里听取主持庆典活动官员的情况报告。每年春季祭典先农坛时,皇帝需要先到中和殿查看亲耕用的农具。清代每十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,也就是“玉牒”,每次纂修工作完毕后都要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,呈皇帝御览。
殿内宝座上方匾额为乾隆帝御题的“允执厥中”,两侧联语为“时乘六龙以御天所其无逸;用敷五福而锡极彰厥有常”。
“允执厥中”的寓意为只有施行中正之道,才能治理好国家。对联则是说,太阳能够驰行九天在于其自强不息,君王只有遍施福惠于人民才能永远得到万民的拥戴。
转过中和殿,是前朝三大殿的最后一殿“保和殿”。保和殿和中和殿同年建成,面阔九间,重檐歇山顶,镇瓦兽为九个。
殿内的宝座与中和殿内的非常相似,上方所悬“皇建有极”匾额同样为乾隆帝亲题。两侧对联是“祖训昭垂我后嗣子孙尚克钦承有永;天心降鉴惟万方臣庶当思容保无疆”。
“皇建有极”意思是说,由皇上来制定中正的人世间最高准则;说白了,就是强调“皇权神授”。
保和殿在明、清两代的用处有所不同。明代大典前皇帝一般会在此殿更衣,册立皇后、皇太子时,皇帝也在这里接受祝贺。清代每年初一和正月十五,皇帝都要在保和殿赐宴外藩、王公及一二品大臣,君臣一起过大年。此外,皇帝还会在保和殿招待驸马的父亲,也就是会亲家。清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,保和殿开始成为科举殿试的考场。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殿试在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举行。此后,科举考试退出历史舞台,走完了将近1300年的历史。
保和殿后面的丹陛石由一整块重达200多吨的汉白玉雕刻而成,其上的九条龙在祥云中飞舞,栩栩如生。这块丹陛石以精美的龙、云图案著称,因此也被称为“云龙石雕”。这块故宫里最大的丹陛石本来是要放在太和殿前的,但由于备料位置选择错误,让这个大家伙在周围的宫殿建成后已经无法移动,本来是“面子”上的,最后只好屈就在三大殿的最后面。
从三大殿所在的三层须弥座高台上下来右行,穿过“景运门”,即进入“奉先殿”所在的区域。
奉先殿是皇帝的家庙,始建于明初。现在奉先殿是钟表展示馆,是故宫为数不多的几个单独收费的地方。因此前到过奉先殿,观赏过那些精美绝伦的钟表,同时也是为了省下10块钱,这次只在门前站了站。
过与景运门相对的“隆宗门”,再进“永康左门”,即是“慈宁宫”。
慈宁宫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(1536年),是按照“当朝皇帝不能与前代皇帝的嫔妃同居东西六宫”的封建礼仪而为已故皇帝的“遗孀”们建立的居所。清顺治十年(1653年),孝庄文皇后入居慈宁宫,使之开始成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寝宫。
“慈宁门”是慈宁宫的正门,面阔五间,歇山顶,坐落于汉白玉须弥座上,周围环以石雕望柱、栏板,两侧是八字形照壁,门前左右各置铜鎏金瑞兽一尊。
正殿慈宁宫面阔七间,前后出廊,重檐歇山顶,镇瓦兽达到九个。慈宁宫在建造伊始,并没有如此高的规制,至清乾隆三十四年(1769年)才将单檐改为重檐。
慈宁宫的殿额为满、蒙、汉三种文字书写,且汉文为篆书,在故宫中比较少见,其原因在于顺治帝的生母孝庄文皇后是蒙族。
慈宁宫直到2015年10月才面向公众开放,主要展示故宫的雕塑类藏品。
在整个慈宁宫里共计展出了400多件雕塑类文物,从秦代到清代,时间跨度超过两千年。
其中主殿正中陈列的三尊雕工绝美的北齐时期佛像最为引人注目,游人至此都会仰视许久。
藏传佛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像
没有三绺长髯的关公像
达摩祖师像
慈宁宫南面是供太后和太妃们礼佛和游憩的“慈宁宫花园”。慈宁宫花明始建于明嘉靖十七年(1538年),清乾隆三十年(1765年)改建。
眼下这个花园还在考古和修复阶段,进入其中只能看到一些古建筑遗迹。

本游记著作权归@蓬莱海市所有,转载请联系作者!